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Different! 大人物】林世德-發現小問題,改變大世界


大人物小簡介

林世德Ted
33歲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現任磊山保經公司 通路長



林世德畢業後進入了自己母親所經營的保經公司工作,母親對他一視同仁甚至阻饒他的加入,他憑著自己的能力從業務員開始一步步做到公司的通路長。在從事保險業的過程中,他發現即便國人的投保率提升,大家平均所能獲得的保額卻越發降低,他開始告訴自己,他應該要做一些不一樣的事。


Q:從進入保險業到現在10年之久,您覺得在這段時間內保險與人的關係有什麼樣的改變,保險最重要的精神又是什麼
A:我覺得市場對於保險的認知變得不一樣了,我在剛投入保險業的時候投保率大概在156%,而現在是260%,也就是說在短短的11年左右成長了104%,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差距,以前在我投入保險業的時候很多人不太知道保險業的意義是什麼,但隨著時間保險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變成一個最好的保障。
對我來說保險是一個轉嫁風險的工具,是為了實現一個互助互利的理念而存在,這也是不會隨時間改變的,所以我們不能把它拿來過度的套利或是投資,這樣它就變得跟其他金融工具一樣了。雖然一張意外險500萬的保單,一年只需要繳5000塊不到就可以擁有,但保險是用來轉嫁風險而不是獲利,所以我覺得這個基本精神不能亂動,也是我們最需要堅持的地方。
                                                                                                      
Q:大致上保險的銷售方法不外乎是業務員親自上門找生意,您認為這就是最好的銷售方法嗎業務員也有可能會被取代嗎
A:我們曾經有過一個經驗就是有一間公司常會和我們購買旅遊平安險,旅平險是單價金額比較小的保單,所以在網路上就可以不透過業務員直接購買。有一次他們買了250人的旅平險,在那個時候他們特別打電話來以人工的方式確認而不是直接將資料在網路上填寫。
一個購買行為其實牽扯到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我們可以在網路上購買5千元的東西,但若是5千萬元的產品我們反而會因為不信任物品是否合乎品質而不敢購買,我們仍需要在信任的基礎下由專人來引導,所以在高價格的銷售上,人的存在是必然的。起初我們認為業務員是可以被取代的,但現在我們改變了想法,一部分的業務員可以被取代,但在銷售的過程中我們僅能做到增加購買行為的效率,在銷售的最後一哩路上業務員的存在是必要的。

Q:現在大數據(Big Data)這個詞越來越普遍,您也以Finext公司將資工結合保險來為公司做數據的運算。您是如何以大數據來結合保險業,並以此來增加自身與消費者雙面的效益
A:大數據是透過龐大的數據分析,讓我們對特定族群的行為模式有個大略較趨近於事實的預測,這些數據只是商業行為的一步,其本身是無法造成商業利益的,我們要去利用它,讓我們能夠更了解這個市場及消費者的需求。我舉個例來說,我們都常看到在街上請路人填問卷做市場調查,他們所得到的資料就是大數據的一種,只不過我們將數據的數量提高,從幾千筆提升到好幾千萬筆。我們試著要比消費者還要更快了解他們要的是什麼,並給予他們趨於事實的答案。
網路上有許多的人都會將自己的年齡性別等個人資料還有自己所購買的保單放在網路上給大家參考,我們成立了一個團隊來將這些數據整理成有用的資訊。透過這些資訊,我們就可以得知什麼年齡層的人大概會買什麼樣的保險,我們再將這些資料整理好提供給我們的客戶,讓大家可以買到真正適合他們的保單。

Q: 在試著突破和創新的過程,有什麼樣的絆腳石讓您感到挫折呢
A:在工作上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我們在收集了多筆資料後試著算CP值的過程,那時我們算了快半年,卻一直無法得到我們要的答案只好放棄,然而不久後我們卻發現已經有一個網站可以直接幫我們算出來了,看完別人的算法後才發現原來我們的方向放錯了,在那個時候真的感到很挫折。
我覺得挫折一定會出現,如果都沒有遇到,那應該是還沒有嘗試去挑戰自己。如果我們只是做一些很容易的事,像是我把手機從左手放到右手,那就永遠不會感到挫折,因為根本不會失敗。

Q:對於現在的大學生,您覺得我們最需要去補足的能力是什麼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提升這項能力呢
A:在工作上有時會接觸到一些大學生,在和這些大學生相處下我覺得大家對於懷疑的能力比較低,我們應該要對任何事情產生疑問,這樣才會有創新的機會。現在我們很容易照單全收,常常只要是站在自己立場上的就會全盤相信,不是自己這一方的就都不相信。我覺得不只是大學生會需要懷疑的能力,我們也都需要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最重要的是在看事情的時候可以多想一下為什麼要這樣有時候為什麼要這樣搞不好就是一個答案,而那個答案就可能變成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


林世德對於自己的工作抱有相當大的熱情,不落窠臼自己找出一條新的路。他將會再TEDxTKU的首次年會<Different-非同凡饗>與大家見面,並告訴大家他是如何將兩個不同產業結合,並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公司的盈收更使消費者的權益提升。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Different! 大人物】吳建良:發現在地的美好,台灣人要最懂台灣



大人物小簡介
Dean吳建良
曾任鴻海富士康軟體通訊工程師。 

2010 年創立 Niceday幸福日子,現為Niceday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
追尋與創造故事的愛好者,喜歡挑戰,喜歡變化。

吳建良創辦了一個旅遊平台Niceday,提供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與單日的小旅行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台灣,帶大家領會在地文化。Niceday起先是以名為YourFIX的網路平台上市,目的是以協助旅遊的客戶做行程規劃,但遇上找不到客戶群、網站回訪率低、景點資料量大收集困難等。
為了解決眾多問題,吳建良與合作夥伴提升其網路平台的便利,並以台灣的當日體驗行程作為公司的亮點,創業過程中自認對旅遊產業知識不足,於是投身創立旅遊嘴部落格,將自身研究 know how 撰文公開分享。
吳建良認為透過教導分享,不要害怕競爭,才有辦法將旅遊產業價值提升。目前積極推廣台灣在地文化、觀光與體驗生活,並協助更多學生了解旅遊產業。

Q:在眾多產業中,為什麼會相中了「旅遊」這個領域,是看到了什麼樣的潛在可能性呢?
A:其實一開始我想要創業,雖然我還沒有想到我應該創什麼,但我還是選擇離開先前的工作然後去尋找我最弱的那一塊並補齊。我覺得我最弱的地方就是說話溝通的部分,因此我跑去當房屋仲介,我認為直接的接觸客人是練口才最好的方式。就在那時我的夥伴剛好也想要做點不一樣的東西,我們聊一聊覺得很投契就決定一起找創業的機會。我夥伴的媽媽是從事旅遊雜誌的,負責幫觀光局做觀光月刊、觀光代編的事項,政府那時候有定一個六星還是幾兆的計畫,而觀光旅遊就是其中一個項目,同時政府又再逐步開放大陸來台觀光,我們就覺得這一塊一定會起來便決定往旅遊發展。

Q:在創業的過程中您覺得什麼樣的問題是最難處理的,也是最可能會遇到的瓶頸?
A:有很多面向,第一個是抓不到消費者要甚麼、團隊組織停 滯不前。再來就是「人」的問題,在溝通上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因為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想法都不同,每天都要從混亂中找秩序,事情很多。
「人」很難處理,不是我好相處就好,還要顧慮到各方面人的感受,這是令我比較需要去思考和解決的一塊。

Q:在Niceday這樣的新創公司,你採用了什麼樣的的經營理念與方式來運作它呢?
A:在管理層面我的做法是採取「Open又緊縮」。我會鼓勵大家擁抱失敗,那我們會朝著一定的方向前進,這個方向好比是一條路,而這條路我會把它放寬,讓大家在這條放寬的路裡面搖擺去嘗試去失敗,但是一有人超出了這條路我就會將他們拉回來。
另外我會用引導的方式告訴他們這件事可能可以怎麼做,讓他們自己主動去思考該怎麼去做,不要把目標當作策略。這樣他們就會多想會多去嘗試,做錯了他們會承擔錯誤,他們會知道主管願意讓他們扛責任。我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多學習是好的,這樣會讓團隊的凝聚力提高,我會希望每個人從Niceday出去後,會因為Niceday而驕傲也會因為Niceday而讓他們後續得到的工作是更棒更好的。

Q:就像您所說的,是最麻煩的,那後來您是以什麼樣的方法管理員工呢?
A:在帶人的那塊,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主動,不用我們去管他們就會自己做。另外我喜歡在周會講故事來砥礪員工,例如有人發生事情,但是不敢講出來,我就會講膽小鬼跟勇氣的故事;如果是新進人員我就會跟他們說姑娘跟和尚的故事,讓他們了解想像與現實的不同。當然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因為領導人就是員工的學習對象。
如果他們發生問題我不會先罵,我會先問發生甚麼事情,讓他們不會受情緒的影響,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我有情緒的話,就容易讓他們不敢說,那不敢說問題就出不來,那公司就無法進行下去了,這是一連串的循環,而且這個人還會影響下一個人。這個部分「擁抱失敗」就很重要,所以我們常常鼓勵大家把問題說出來,我跟他們說有問題發生一定是機制出了問題,不是人出的問題,那當然如果人出了三次問題的話就是不是機制的問題啦!

Q:您覺得擁有什麼樣的個性特質在您創立Niceday的過程中是最必須的?
A:堅持,還有不斷地去Try,但不是漫無目的的Try,而是要有策略地去嘗試我後來發現不是看到問題就去解問題,而是要去思考這個問題的背後原因是什麼?那我們為甚麼要做這件事?真的有必要去解他嗎?就是多問自己一些,然後試著去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跟解決,我覺得這個是創業到現在以來讓我在做任何事上面都非常有用的。

Q:如果回到大學時代,會給學生甚麼建議?
A:多去嘗試、多去玩、多認識一些人,找出你有興趣的事、找出你想做的事。

他認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仍有許多我們從未注意過的美,也認為每個景點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值得我們花更多心思去探索。吳建良將會在本次年會與大家見面共同探討我們對於國內旅遊價值的訂定需重新檢視的議題。